录音笔事件和刺死官员案是同一人邓玉娇吗?!

0

  录音笔事件和刺死官员案是同一人邓玉娇吗?!邓玉娇,一名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雄风宾馆梦幻城女服务员。因为去年5月“刺死官员案”,轰动全国而被网民们称为“2009年中国第一烈女”。录音笔事件,刺死官员案,邓玉娇
  
  一年过去了,目前的邓玉娇可安好?此事在当地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?连日来,时代周报记者前往恩施,对这一曾经轰动全国的事件进行了一次回访。
  
  2009年5月10日,邓玉娇案发。在网络民意的推动之下,邓玉娇最终被认定防卫过当有罪,但免予刑事处罚,邓玉娇慢慢淡出公众视线。
  
  但10个月后,邓玉娇因两会期间的“录音笔事件”,再次引起公众关注。
  
  从案发至今已有一年。在这一个轮回的春夏秋冬中,邓玉娇的个人生活到底怎样?该事件对恩施当地的社会生态有哪些影响和改变?
  
  邓玉娇认为她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,她需要这种安静的生活。
  
  困扰邓玉娇多年的失眠现在好多了,为此,恩施电视台专门购买了跑步机,这对她治疗失眠的帮助很大,她正准备去学驾驶。
  
  现在,邓玉娇最需要面对的就是孤独。没人敢跟她讲话,她一个人独来独往。
  
  事实上,邓玉娇案至今了犹未了。在恩施州,该案至今阴云未散,是当地官员不敢触碰的禁区,谈之色变。
  
  神秘的张姓女孩
  
  5月的初夏,正是湖北恩施的多雨时节,被雨后高山云雾笼罩着的山城恩施,一切都显得那么模糊和吊诡。
  
  邓玉娇来到这里已经一年,她现在对外已不使用“邓玉娇”这个名字了,大家都称她“小张”。
  
  电视台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称,从来就没有邓玉娇这么一个人。
  
  邓俨然成了一个神秘人物,她的一名同事称:“听说小张经常到健身房馆去,每次都是一个人。”
  
  为能见到邓玉娇,时代周报记者多处打听,但始终未能如愿。
  
  几经辗转,时代周报记者18日到野三关后才联系上邓玉娇,她和记者交流时声音低缓,言语间不时流露出戒备之意。简短几句,就能明显感到她是个忧郁而腼腆的人。
  
  但邓玉娇也并非拒人于千里之外,她直接说“有什么问题你就问吧”,但回答时,她却要思考几分钟后才能作答,而且非常简短。显然,她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。
  
  邓玉娇告诉时代周报记者:“我只是想安静地生活,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,你们的关心,让我无法摆脱那些让我难受的事情。”
  
  过去的事情对这位1987年出生的女孩来说,无疑是一个残酷的噩梦。邓玉娇希望能忘掉过去的一切,她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安静的生活。
  
  邓玉娇说:“可能大家都不知道我现在的情况,我挺好的,精神状况和工作都很好,我会努力工作,不让关心我的人们失望。”
  
  就在16日下午,邓玉娇穿一套kappa牌黑色运动服和白色运动鞋走在恩施州委幼儿园对面的街上,她的头发挽到脑后,显得特别清爽,在街上边走边看。
  
  走到一家商店门口,她随便瞄几眼就离开了。她仿佛没有任何购物的目标,也不是要买东西,就是随便逛逛,一个女孩子常见的那种逛街爱好。
  
  时间已经过去一年了,“邓玉娇”三字,似乎已成为一个逐渐被人淡忘的符号。
  
  “邓玉娇被安置以后,外界就很难得跟她接触了。”恩施州广播电视局一官员直言不讳:“严格地说,已经没邓玉娇这个人了。”
  
  就连同事也认为邓玉娇并没有跟他们亲口承认过她就是邓玉娇,他们也只能说每天身边生活着一个和邓玉娇长得很像的人。
  
  电视台里的孤独背影
  
  在恩施人眼里,邓玉娇能进入恩施州电视台工作,完全是因祸得福。
  
  一位当地人说:“这是个好单位,能在这里工作的人,大都有点关系或后台。”
  
  在恩施州委斜对门的恩施电视台,就是邓玉娇上班的地方。从去年7月至今,她已经在恩施电视台的舞阳微波站工作10个月了。
  
  邓玉娇每天早晨从恩施州委大院走到马路对面的恩施电视台上班,下班后再走回恩施州委大院的住处。
  
  眼前的生活和工作她已习以为常,邓玉娇每天都基本过着从宿舍到单位的两点一线式生活。
  
  邓玉娇从农村来到了城市,她对目前的工作表示满意:“我现在工作很顺心,我会记住和感谢关心我的每一个人。”
  
  邓玉娇在18日晚上加夜班。她告诉时代周报记者:“我们这里人人平等,大家都会加夜班的。我今晚加夜班,明天白天就可以休息。”
  
  知情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,在电视台里邓玉娇拿的是省级财政工资,与微波站签了的是无固定期限合同。就是说,邓玉娇后顾无忧,只要愿意可以在此干到退休为止。
  
  记者了解到,恩施电视台的职工分为在编和聘用两种,只有在编职工才能拿财政工资享受规定的福利,而聘用的职工就不能享有这些待遇。
  
  时代周报获悉,邓玉娇当前的这份工作,主要来自湖北省的意愿,一位知情者披露说:“恩施州当地政府当时并没有这个想法,是更高层领导的意见。”
  
  无论如何,这都是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结局,政府对邓玉娇的这种安置,在恩施坊间也获得了普通民众的认同。
  
  谈及邓玉娇,恩施的一位出租车司机表示:“怎么说她都是受害者。无论如何,我们都希望她过得好。”
  
  邓玉娇还告诉记者:“电视台的工作很顺心,我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来之不易,我这一生,终究还得靠我自己努力。毕竟大家帮得了我一时,帮不了我一世。”
  
  她言辞诚恳,但充满沧桑。
  
  现在,邓玉娇最需要面对的就是—孤独。
  
  由于种种原因,很多人不敢跟邓玉娇讲话。加之她以往的朋友都不在身边,邓玉娇很难找人说知心话。在同事眼中,她就是默默地,每天一个人独来独往。
  
  “如同拉了一张网,她的交际圈子太窄了。”邓玉娇的一位同事说,“她时常沉默,能感觉到她很孤独。”
  
  邓玉娇的一位朋友告诉记者:“所有人都对她敬而远之,谁也不敢拿自己的生活开玩笑。”
  
  这位朋友认为:“邓玉娇只有离开这个地方,才能真正重新开始新的生活。”
  
 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,邓玉娇今年已经23岁了。他担心邓玉娇在恩施很难解决婚恋问题:“离开恩施也许能好一些,这很现实。”
  
  记者了解到,邓玉娇近期正准备学驾驶,电视台决定在今年9月送她到武汉读中专,弥补电视台工作上的专业知识。
  
  邓玉娇的失眠比以往好多了,为此,电视台专门为她购买了跑步机,这对她治疗失眠的帮助很大。
  
  “她的失眠症基本好了,人比以前鲜活多了。”她的一位同事说。
  
  不为人知的幕后
  
  “邓玉娇能够过上平静的生活,最终还要归功于网络的影响力。”恩施本地媒体的一名记者表示。
  
  诚然,邓玉娇得以保全清白的同时又免却牢狱之苦,不仅得益于当时她手中那把刀这一“硬件”,更得益于网民的舌头这一“软件”。
  
  “如果没有网友、媒体的帮助,也不会有邓玉娇的今天。”邓玉娇的爷爷邓正兰当时就认为网络对整个事件所起的作用巨大。
  
  “媒体对邓玉娇事件及时的报道,网络的强力扩散,是地方政府反应迅速的原因之一。”上述记者称,“至少这件事情,是因为网络的传播才引起高层的关注,不管是从恩施州还是到省里。”
  
 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,去年5月19日,正在重庆出差的湖北省委一位领导高度关注邓玉娇案,他在登机返鄂前就电令湖北省政法委汇报该案情况,并要求在他下飞机时,就能看到邓玉娇案的全部材料。
  
  就在湖北省委过问之后,湖北省公安厅主管刑侦的副厅长尚武在去年5月20日亲自率团抵达巴东坐镇调查,而恩施州公安局也直接介入办案,就此该案发生逆转。
  
  “那几天,路似乎变窄了,常堵车。”野三关镇的一位麻木司机回忆:“镇上来往的车辆明显多了起来,还有到雄风宾馆的人也很多。”
  
  “各级官员在一天内进出镇政府大门的次数非常频繁。”在野三关镇一个名叫“喝二两”的小酒馆里,一位食客向时代周报记者这样形容地方政府因邓玉娇案反应的迅速。
  
  邓玉娇、官员、网民,迅速通过网络形成了互动。网民们的舆论形成了强大话语声势,在帮助邓玉娇的同时,却也给相关部门的工作带来了压力。
  
  但值得肯定的是,湖北网宣部门在网络舆论中顺势而为,根据省领导指示真诚认真面对,直到该事件被以最快速度平息。
  
  时代周报记者获知,湖北省委宣传部一副部长在某次内部会议的讲话中透露,仅当时参与讨论“邓玉娇案”的QQ群,就有近三万个之多。
  
  这对湖北的新闻应急管理和网络舆论引导取得新成效,湖北网宣部门在邓玉娇案等突发事件新闻的应急工作中,因表现突出获得嘉许。
  
  一位官员表示:邓玉娇案件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,首先就是如何正确面对突发事件和处理突发事件。
  
  他评价:“无论发生什么事情,政府部门只要拿出诚意真诚面对,就能很好解决。”
  
  阴霾并未散去
  
  邓玉娇事件严重冲击了巴东官场,而野三关镇政府首当其冲承担责任:镇派出所所长谭静被免职,调往巴东县公安局任一名普通民警;镇党委书记谭昱调往巴东县政协;镇纪委书记凃启东调往水布垭镇当宣传委员。
  
  就连巴东县公安局局长杨立勇,也为“擅自”接受媒体采访埋单,他被免职后调离巴东进了恩施州人大。
  
  尽管巴东相当多的政界人士认为,杨立勇当初通报案情、接受媒体采访并没有错。但这名巴东唯一法律专业毕业的公安局长,以后能否东山再起就是个未知数了。
  
  地方政府因邓玉娇事件付出巨大行政代价的同时,当地舆论环境也同样遭受批评。
  
  巴东官方当时关闭言论渠道的阴影,不仅让当地官员对邓玉娇事件噤若寒蝉,这种效应也传染到了恩施州。
  
  虽然事情已过去一年,但邓玉娇事件仍然是当地政府官员们不敢去触碰的禁区。
  
  恩施州的一位官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:“你想采访邓玉娇,除非她自己愿意说。没有州里领导同意,其他人不会跟你多说什么。”
  
  时代周报记者在恩施接触过几位熟悉邓玉娇的官员、记者,他们都以不方便透露或不知情为由,基本不愿谈论“邓玉娇”三个字。
  
  记者了解,为应对邓玉娇事件,花去了2009年巴东县政府数额惊人的财政收入。“花这样的钱是小事”,巴东县的官员们更担心引起其他事故。
  
  直到目前,当地政府对邓玉娇高度紧张的神经仍未放松。
  
  记者了解到,当时政府除答应为邓玉娇安排工作外,还承诺给她父母解决一个客运线路营运证,以保障邓玉娇全家的生计问题。
  
  “但是现在他们耍赖。”邓玉娇的上述朋友称,“当初政府的有些承诺现在并没兑现,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。”
  
  诸如解决客运线路营运证这类的空头支票,“让邓玉娇和她的家人觉得无助。”他表示,“这是政府的伤疤,他们当然不愿意揭了。”
  
  从野三关镇到巴东县乃至恩施州,不仅是下面的官员不敢公开谈论邓玉娇。即便是恩施州的高层,也同样觉得不合时宜。
  
  5月21日下午,记者两次拨通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长杨天然的手机,第一次通话持续30秒,但始终未听到对方讲话。
  
  8分钟后再次通话,杨天然闻听是采访关于邓玉娇的事情,他说了一句话:“瞎搞吧,你这个时候,还问我这个做什么?”随即挂断电话。
  
  倒闭的雄风宾馆
  
  一年前震惊全国的邓玉娇事件,就发生在巴东县野三关的雄风宾馆。
  
  因为这起命案,雄风宾馆声名大噪。这起命案改变了农村姑娘邓玉娇的生活轨迹,也结束了雄风宾馆“雄风”的命运。
  
  5月18日上午,记者来到这个传说中的是非之地。该宾馆地处鄂西山原的野三关,雨水过后,被笼罩在群山环抱的云雾之中。
  
  除雄风宾馆外,野三关镇依然“开市照常”,镇上往来的人群和车辆交织在雨中。似乎这里什么都没发生过,一切都是那么从容。
  
  而在该镇家喻户晓的雄风宾馆,早已衰败不堪。红色的墙壁已被“湖北三峡酒业”的巨幅广告牌遮盖,一长排房子只留了两个小门。
  
  一个蓬头垢面的乞讨者在雨中走过宾馆门口,他张望着路上过往的行人,让人不觉顿生悲凉之感。
  
  “雄风宾馆是野三关最大的娱乐城,有餐饮、洗浴、住宿、美容等项目,生意特好。”提及雄风宾馆,附近的居民们仍然不忘美言一番,昔日的繁华对照今日的沉寂让人感怀。
  
  居民们说,雄风宾馆就是在邓玉娇案期间关门的。至于关门的原因,他们的看法产生了分歧。
  
  “是被迫关门,老板怎么舍得自己关门呢?”
  
  “死过人,这里就是凶宅,不适合住人,要犯忌的。”
  
  居民们的议论,听起来似乎都有道理。对于一年前的往事,他们谈起来仍然津津乐道。
  
  其实,雄风宾馆的老板赵雄在邓玉娇事件期间亦被刑拘,后来患病取保候审。
  
  住在湖北三峡酒业公司后面的一位居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:“雄风宾馆的房子是酒厂的。赵雄以前资助过学生读书,听说他人还行。”
  
  “邓玉娇是野三关的人,即便她现在隐姓埋名了,我们也知道。”居民们谈到邓玉娇时,显得非常亲切,就像谈自己的一个亲戚或朋友。
  
  居民们还说:“很多外地人都来看这个宾馆,就连有些领导路过野三关,也会下车瞧瞧雄风宾馆,当时都成野三关的景点了。”
  
  至于雄风宾馆这座房子,当地人认为被拆掉才是其最终的命运。
  
  因为,按照当地风俗,凶宅不适合住人,更不适合做生意。(记者姚海鹰实习记者何光伟)
  
  来源:网上


精彩文章推荐↓

中国农村原来可以就地工业化!这位学者把毛主席最为超前的农业思路讲活了!
为毛主席洗冤的中国第一人!
知青,没有将上山下乡看成是迫害,而是财富!这才是真正的历史
300多名中国政协委员来韶重听毛主席的课竟然泪流满面!
诺奖得主屠呦呦热爱毛主席,接受访谈让杨澜大失所望,却让百姓大喜过望!

washiluf.png
过年不忘毛主席,三个春节场景让人震惊!
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起来,纪念毛主席和传颂毛泽东思想!
今天9月9日,他依旧与他的人民彼此呼应!
母校湘大终于要创办中国首个“毛泽东学院”!
毛主席在尼泊尔就像马克思当年在中国被年轻人尊为偶像热烈崇拜!
愿这首唱出“伟大的毛泽东”的红歌能世代传唱,歌词坚决不许动!
让反毛公知集体上吊,中国人民大会堂唱起了反动派最害怕的歌!
这是一条守护了毛主席40+年的民心河!
山东济宁后八村民集资建全国最高毛主席铜像,没人敢拆!
美国人拍摄“文革”刚结束时的中国:竟然没有崩溃迹象!
用毛泽东思想审视改革开放,这个精英论坛胆子不是一般的大!
中国官方会晤教科文总干事:会晤厅竟悬挂巨幅毛主席画像!
开国上将许世友竟私藏了12900枚毛主席像章!
影响五千多万人!纪念毛主席就该如此高调、隆重、气派!
万吨货轮撞毛泽东时代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,桥没事,船没了!
全场折服:这教授把毛主席“为人民服务”思想讲活了!
毛主席是谁,他去哪了?长辈们竟然这样回答小朋友的疑惑!
什么力量?让350名政协委员冒雨拜祭毛主席!
九零后当红女歌手高唱《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》,感觉很特别很美!
深圳市民自发在公园纪念毛主席,高唱《万岁毛主席》!
washiluf.png

任何人只要做其中一件事,就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大名,而他全做了!
这两个歌手把毛主席最具“无名英雄情怀”的诗唱活了,惊艳全场!
中兴遭遇美国封杀,再次证明背离毛泽东思想,中国革命与建设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
河南人民捍卫的这尊毛主席像建于“文革”,可能是中国最好看的!
台湾人把《毛泽东语录》包装得大气时尚,让年轻人欲罢不能!
涿州一位企业家自筹资金建了一座毛主席纪念馆,隆重开馆,感动天地人心!
小伙子把《北京的金山上》唱活了,歌颂毛主席就得如此大胆!
用毛泽东思想造“芯”,突破美帝封锁,这家企业厉害了!
李讷怀念父亲毛泽东,往事一幕幕,让人唏嘘泪涌!
80后研究生举办“毛式婚礼”启动人生新旅程,赢得社会各方喝彩!
年轻小伙把毛主席最励志的诗词唱出来,全场尖叫!
正值多事之秋:中央高官来韶向毛主席敬献花篮!
英烈保护法全票通过,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英雄毛主席更需要捍卫!
真心热爱!商丘80岁的史大爷在家里创办毛主席纪念馆!
许多中国人都没见过的藏民向毛主席敬献哈达场景,让人感慨感动!
图说毛泽东时代老百姓生活状态,像是吃不饱饭且饿肚子的吗?
50名党员站在毛主席雕像前,深情重温入党誓词!
这个大明星真爷们,竟敢说“毛主席是我的偶像”,公知觉得不爽被狂怼!


劲爆好文荐读↓
“文化大革命"错了吗?
浮夸风:不为人知的珍贵镜头
太有才了,不知道谁整理的:《文革与改革》
毛泽东真的冤枉刘少奇了吗?
社科院院长王伟光重提阶级斗争与人民民主专政竟被公知疯狂围攻!
“四人帮”的罪名是什么?
张若冲:国庆节你不缅怀毛主席却纪念孙中山,你认的哪个“国父”?
文化大革命为什么那么难否定?
裴宜理:中国经济腾飞基础是毛泽东打下的
历史在不断证明毛泽东的正确与伟大
原创【毛主席手迹: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】
失传的屠龙术:勇士变成了恶龙怎么办?
我翻遍近代史,发现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改变了国运和历史
目前共 0 条评论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